近日, 市城市管理局发布首批“揭榜领题”应用场景清单,推动11个区县揭榜8个应用场景,目标是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超大城市治理案例。
在位于渝北的环山隧道内,一台形似“单轨列车”的智能巡检机器人,正沿着侧壁轨道平稳滑行。它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,可24小时不间断地对隧道结构、车流、环境进行全方位扫描。短短3秒内,就能精准识别火情烟雾等风险隐患,并联动隧道内通风照明等系统,实时调控隧道环境指标。在几公里外的仙桃数据谷监控中心,这些数据被实时呈现在屏幕上。
渝北区城管局市政设施科副科长喻巧:“运行以来,隧道结构检测有效率提升20%,交通事故识别预警准确率达95%,二次事故降低率达75%。”
在沙坪坝区小龙坎环道,一套AI驱动的道路塌陷风险评估系统已正式“上岗”。借助AI深度学习和智能算法,它每天对道路动态“把脉”,自动生成风险研判评分和分级治理策略。
沙坪坝区市政工程处工作人员余泽海:“以前排查道路隐患更多依靠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,有了这套系统,效率更高了。”
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设施运行专班负责人戚晓亮:“这套系统已经与‘三级治理中心’全面对接,将更多主干道纳入监测网络,同时优化模型参数,让预警准确率再次提升。”
今年以来,市城市管理局以“揭榜领题”机制为指挥棒,引导各地各部门参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建设,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上取得初步成效。
市城市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处长彭冠英:“以‘小切口’场景为切入点,指导全市城市管理部门揭榜攻关,以典型应用引领治理能力全面提升,用科技力量为市民织就更智能、更安全、更有序的城市生活网。”